2025年4月27日上午,兰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材工作先进个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国家教学团队负责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先进工作者,朱彦鹏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土木工程的发展与挑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学院土木工程系组织,副院长孙三民教授主持,学院师生代表60余人现场聆听,共同探讨土木工程领域的前沿趋势与时代使命。

一、聚焦国家战略,解析土木工程使命担当
朱彦鹏教授立足国家“十四五”规划与《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系统阐述了土木工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他通过数据指出,土木工程肩负着建设新型城市交通体系、工业体系、环保设施及现代化建筑的重任。结合国家“两重”项目进展,强调土木工程在交通强国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前瞻行业未来,勾勒多元发展图景
报告从“海陆空多维拓展”“绿色智能转型”等方面展望土木工程发展趋势。朱教授指出,我国地下管廊建设已进入快车道,预计未来年投资额将达万亿级;海洋滩涂开发、沙漠治理与低丘缓坡利用将成为国土空间优化的重要方向。他特别提到,绿色建筑与智能建造是行业转型关键,太阳能一体化、智能监测系统及装配式技术将推动产业升级。此外,防灾减灾与环境保护的融合创新,如抗灾结构设计、高性能环保材料研发,将成为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课题。
三、直面挑战机遇,指明人才培养方向
针对行业面临的挑战,朱教授深入剖析了城乡发展失衡、智能建造技术瓶颈、灾害防治复杂性等问题,并以西部超级工程为例,强调国家重大项目将催生巨大人才需求。他呼吁师生关注学科交叉领域,提升国际视野与创新能力,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储备能力。
朱彦鹏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既涵盖了土木工程的宏观发展趋势,又结合了实际案例和数据,让在场师生对土木工程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所面临的挑战。报告结束后,现场师生积极提问,与朱彦鹏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互动。

此次学术报告的成功举办,为我院师生搭建了一个与专家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拓宽了师生们的专业视野,激发了大家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热情,也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发,将有力推动我院土木工程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文/孙艳玲 摄/吴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