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是由农田水利工程学科发展而成,具有悠久的历史。1958年10月,塔里木大学建校伊始就开设了农田水利工程专业;1975年,成立了水利系;1998年,由水利系、农业机械工程系、计算机专业、食品科学专业联合组建成立了农业工程学院。2008年,为适应高等教育需求和学校跨越式发展,在水利工程教研室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四办一委”: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教务办公室、科研与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团委,5个系:水利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筑规划系、测绘工程系、环境与工程系和1个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56人(含援疆干部、银龄教师),其中专任教师111人(高级职称5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博硕士生导师23人,校级创新创业导师9人。特聘院士1人,兵团特聘岗位专家2人,自治区教学能手1人,兵团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自治区农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3人,兵团英才5人,天山英才-三农骨干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2人、教学能手5人,塔里木大学“特聘岗位”B类人才1人、C类2人。
学院有本科专业10个(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测绘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智慧水利、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土木水利、资源与环境);1个省级优势学科(农业工程),2个校级重点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农业水利工程),1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土木工程),2个校级特色品牌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土木工程),2个校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农业水利工程、城乡规划);兵团级一流本科课程五门(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等),校级一流本科课程十三门(水力学、工程地质、土力学、工程制图等),校级重点课程11门(灌溉排水工程学、水力学、数字与地形测量学等),校级课程思政项目19项(钢筋混凝土结构、水质工程学、大地测量学基础、道路与桥梁施工、岩土工程勘察等)。
学院现有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西北分中心(共建)、塔里木绿洲农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建)、农业农村部西北绿洲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共建)、尹飞虎院士工作站,自治区现代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共建),以及南疆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校级科研平台。本科一级实验室3个:CAD中心实验室、水利工程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室,二级实验室17个: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结构工程实验室、地质实验室、给排水实验室、测量实验室、水力学实验室、水工与泵站实验室、摄影测量实验室、大地测量实验室、污水处理实验室、无机前处理实验室、有机前处理实验、理化分析实验室、无氨实验室、无菌实验室等。有实践教学场地近13000平方米,设备价值8000余万元。有校内实习基地1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46个,校内实习基地总面积约11300平方米。
近年来,学院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4项,其中国家级31项、省部级52项、校企合作项目47项,立项经费总计6200.49万元。获授权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41项,软件著作权94项,发表学术论文770余篇,四大检索论文59篇。获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校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得省部级的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1篇、三等奖5项、优秀奖4篇,校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出版科研著作11部。教改项目71项,发表教改论文114余篇,编写教材121余部。
学院现有学生3800人,其中研究生87人。学生参加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减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各级各类科创竞赛共获得国家级奖50余项,省部级奖近70项。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60余项,其中国家级10余项、校级40余项。自建院以来,学院已培养毕业生7300余人。
按照开放式办学的思路,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院际合作协议,建立了院领导定期互访制度;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邀请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和水分保持研究所、以色列可持续农业咨询集团(SACOG)、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交流访问210余人次。选派30余人赴国内外高校攻读学位、开展进修和访问,选派100余名学生赴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按照开放式办学的思路,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院际合作协议,建立了院领导定期互访制度;学院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先后邀请美国农业部土地管理和水分保持研究所、以色列可持续农业咨询集团(SACOG)、中国工程院、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学者交流访问210余人次。选派52人赴国内外高校攻读学位、开展进修和访问,选派100余名学生赴对口支援高校交流学习。
通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先后获得兵团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兵团屯垦戍边劳动奖状、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先进集体称号、兵团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兵团五四红旗团委、兵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等省部级荣誉,多次获学校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先进基层党委、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优秀基层工会等荣誉。
进入新时代,学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忠诚履行新时代兵团维稳戍边职责使命,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不吃老本、再立新功的精神状态,统筹推进扩大办学规模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兵团特点、南疆特色一流大学新篇章。
(以上内容更新至2025年3月)